商务合作、进粉丝群请加微信992668044

兴化乐吾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5424|回复: 0

滇陕行记(二) 清流

[复制链接]

13

主题

25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2782
发表于 2023-4-18 00:33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
本帖最后由 东园居士 于 2023-4-18 17:43 编辑

观看了《映像丽江》大型实景演出后,已是下午五点多。
掏出手机,居然有三个未接来电,皆是芹妹打来的。
再看微信,一堆留言,皆是和妹发来的。
二十年前,在丽江下辖的若干山间村镇游学期间,结识了同车的和妹。此后回到丽江,又藉此认识了她的闺蜜芹妹。
和妹是纳西族人,专科毕业后在某旅游公司任职。
芹妹是傈僳族人,本科毕业后就供职于丽江某市级机关。
和妹个子不高,性格沉稳。与之交谈,总能感受到纳西女子特有的坚毅与韧性。
芹妹个子高挑,热烈奔放,浑身洋溢着能歌善舞的傈僳族基因。
俩人打小就在一块玩,不是姐妹胜似姐妹。
当年,经常听他们回忆少女时代的趣事,每每乐得我忍俊不禁。
她俩有个共同点:都是美女。
一晃,二十年过去了。
这姐俩约定:今晚给我备下酒宴,好好叙叙。
于是我赶快回电,说明情况,告知我现在立刻下山,坐车返城,大概需要两小时后到达。
晚宴的所在地,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纳西人家。
端起酒杯,三人共饮,一边品尝着当地风味的各式精美菜肴,一边天南海北相互神侃,打趣逗乐。
我告诉她们,当年,雨夜,我曾在巨甸古镇某白族客栈房间里独饮,且念念有词:“举杯邀灯泡,对影成三人”,这姐俩一听,乐得前俯后仰,花枝乱颤。
酒至酣处,竹帘挑动,有美人飘然而至。
美人之美,不在脂粉,不在服饰,而是一种“天然出芙蓉”之美。
芹妹一见,喜不自禁:“来来来,正好同饮,看看这是谁?”
我讶异:我不认识呀!
哪知道,和妹一脸喜悦,脱口而出:“这不是秋姐吗?”
秋姐半嗔半喜:“三十年没见了,你也不来看我。”
和妹有些委屈:“我也不知道你在这儿呀。”
芹妹哈哈大笑:“我故意没告诉她,给你们老同学一个惊喜。”
于是,正式开始了“三个女人一台戏”,直接把我晾一边儿去了。
秋姐嗔怪:“我在这儿开这家民宿十几年了,你俩今天才第一次来。我时常纳闷呢,旅游公司的人隔三差五就要在我这儿聚餐,怎么从来不见和妹?”
和妹答:“我是清流,不跟他们搅合在一块儿。”
四人皆捧腹大笑。
芹妹开腔:“我也是清流。几十年了,我多少次申请调出机关,就是出不去,升不了官,到现在还是处级。所以,我也是清流。”
又是一阵大笑。
秋姐立即插入:“这么说,我也是清流。我老公在政府里也有点实权,但这个店的事,我从来不要他过问,方方面面都是我一个人,我也从来不沾他的光。所以,我也是清流。”
欢声笑语,简直乐翻了。
直到这时候,芹妹才突然想起了我:“给你们介绍一下,这是我们的朋友,从江苏来的孙大才子,诗词歌赋吹拉弹唱,还写得一手好文章,我们认识快二十年了;这是秋姐,也是纳西族的,是我们的老同学,是这儿的老板娘。”
秋姐莞尔,端起酒杯,一口流利纯正悦耳的普通话:“孙兄大驾光临,蓬荜生辉。些许酒菜,不成敬意。初次见面,不敢造次,且容我先干为敬。”
我惊讶——秋姐立马转换的这种儒雅得体的语言风格,是我始料未及的。
我慌不迭的回敬了一杯。
芹妹立刻发问:“刚才你都听到了,我们三个女的,都是清流。你呢?是不是清流?快快从实招来。”
我大笑:“我乃乡野村夫,躬耕田园,耕读持家,想贪而不可得,想色而不可求,当然是清流——来,为我们今天的清流聚会,干杯!”
秋姐道:“我去过江苏,就一次,到常熟的沙家浜玩的。”
随即,秋姐放歌:“垒起七星灶,铜壶煮三江.......”
不得了,标准的京腔京韵!
我立即加入:“摆开八仙桌,招待十六方。来的都是客,全凭嘴一张,相逢开口笑,过后不思量......”
“停!”一声斩钉截铁的喝止,打断了我的演唱。
我霎时懵圈了!
秋姐解释:“下面的词,不能唱了.......”
我恍然大悟。
随即,众人哈哈大笑。
夜深,辞别。秋姐将我们送到大门口,深深一揖。
这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——我忙不迭的还礼。
坐到车上,我大发感慨:“以前,我只是在山东曲阜经常遇见作揖礼别,没想到深山之中的丽江竟然也有此礼。”
芹妹得意笑曰:“那是你少见多怪。我们清流都是讲礼节的。”
一路笑声中,送我到了下榻处,作别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